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
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
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大皖新闻讯 快板、大合唱、中国舞……5月22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fēnlèi)宣传周启动(qǐdòng)仪式在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北区大舞台举行。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自(zì)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合肥市包河区累计建设投放点1306个(gè),建成启用数量位居(wèijū)合肥市第一(dìyī)。从合肥市来看,2024年以来,全市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达到800吨左右,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分类达人倡环保(huánbǎo) 源头分类减浪费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分类不当导致(dǎozhì)超30%的可回收资源(zīyuán)被浪费,垃圾混投(hùntóu)更让处理成本翻倍。”在启动仪式(yíshì)上,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新胡李党总支书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陆梅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陆梅表示,可能(kěnéng)一提到“垃圾分类”,不少人会觉得有些(yǒuxiē)复杂,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难。“我们在家里可以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桶用来装厨余(chúyú)垃圾,另一个桶用来装其他垃圾。”陆梅倡议,在家要做好源头(yuántóu)分类,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各归其位,“出门在外,看到混投现象(xiànxiàng)可以主动提醒,用行动影响身边人。”
陆梅向群众宣传(xuānchuán)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现场,居民们踊跃抢答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环保手工区为孩子们提供创意DIY空间(kōngjiān),在实践中学习分类知识。最(zuì)引人注目(yǐnrénzhùmù)当属“无界互动 分类未来”科技展区,通过“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实现“切水果”“绿色分类”等互动游戏,结合3D动画科普与AR问答,搭配智能垃圾分类箱、新型(xīnxíng)垃圾桶展示,让(ràng)大家沉浸式(shì)感受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魅力。
合肥生活垃圾实现“全(quán)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fāngxīng)社区(shèqū)城管(chéngguǎn)大队副大队长黄旭介绍,截止目前,方兴社区已建成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81座,并快速启用。“同时,我们将沿街餐饮、大型商超等分类情况同步纳入监管(jiānguǎn)考核,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目前(mùqián),包河区已(yǐ)累计建设(jiànshè)投放点1306个,覆盖小区、单位656个,建成启用数量合肥市第一。包河区城管局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临街商铺实现厨余垃圾物业“上门(shàngmén)取件(qǔjiàn)”。同时,建立(jiànlì)厨余垃圾分出量预警机制,依托厨余垃圾称重系统(xìtǒng),实时线上巡查值守,精准掌控数据变化,针对下降点位及时实地督导。2025年以来,该区每月厨余垃圾分离总量均位于合肥市首位,厨余垃圾分离率位于老城区首位。
同时,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了解到,合肥市前端已建成4000余座分类投放点,配备(pèibèi)督导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居民定时(dìngshí)定点分类投放;中端改造12座垃圾(lājī)转运(zhuǎnyùn)站分类转运泊位,配备700余辆分类收运车辆,日均收运生活垃圾6000余吨;末端建成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达到9500吨/日、3座厨余(chúyú)垃圾资源化利用(lìyòng)项目(xiàngmù),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建设标准和运行水平处在全国前列,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2024年以来(yǐlái),合肥市新增建设投放点位125座,可回收(huíshōu)(huíshōu)物回收网点400余个,新增智能回收柜200余个,全市(quánshì)总数达1000余个,提高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近100吨,达到每月800吨左右。同时(tóngshí),新建分拣中心1个,在建3个,全市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分出量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摄影报道 通讯员 李家平 程婧 毛(máo)娴静

大皖新闻讯 快板、大合唱、中国舞……5月22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fēnlèi)宣传周启动(qǐdòng)仪式在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北区大舞台举行。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自(zì)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合肥市包河区累计建设投放点1306个(gè),建成启用数量位居(wèijū)合肥市第一(dìyī)。从合肥市来看,2024年以来,全市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达到800吨左右,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分类达人倡环保(huánbǎo) 源头分类减浪费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分类不当导致(dǎozhì)超30%的可回收资源(zīyuán)被浪费,垃圾混投(hùntóu)更让处理成本翻倍。”在启动仪式(yíshì)上,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新胡李党总支书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陆梅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陆梅表示,可能(kěnéng)一提到“垃圾分类”,不少人会觉得有些(yǒuxiē)复杂,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难。“我们在家里可以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桶用来装厨余(chúyú)垃圾,另一个桶用来装其他垃圾。”陆梅倡议,在家要做好源头(yuántóu)分类,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各归其位,“出门在外,看到混投现象(xiànxiàng)可以主动提醒,用行动影响身边人。”

陆梅向群众宣传(xuānchuán)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现场,居民们踊跃抢答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环保手工区为孩子们提供创意DIY空间(kōngjiān),在实践中学习分类知识。最(zuì)引人注目(yǐnrénzhùmù)当属“无界互动 分类未来”科技展区,通过“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实现“切水果”“绿色分类”等互动游戏,结合3D动画科普与AR问答,搭配智能垃圾分类箱、新型(xīnxíng)垃圾桶展示,让(ràng)大家沉浸式(shì)感受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魅力。
合肥生活垃圾实现“全(quán)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fāngxīng)社区(shèqū)城管(chéngguǎn)大队副大队长黄旭介绍,截止目前,方兴社区已建成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81座,并快速启用。“同时,我们将沿街餐饮、大型商超等分类情况同步纳入监管(jiānguǎn)考核,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目前(mùqián),包河区已(yǐ)累计建设(jiànshè)投放点1306个,覆盖小区、单位656个,建成启用数量合肥市第一。包河区城管局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临街商铺实现厨余垃圾物业“上门(shàngmén)取件(qǔjiàn)”。同时,建立(jiànlì)厨余垃圾分出量预警机制,依托厨余垃圾称重系统(xìtǒng),实时线上巡查值守,精准掌控数据变化,针对下降点位及时实地督导。2025年以来,该区每月厨余垃圾分离总量均位于合肥市首位,厨余垃圾分离率位于老城区首位。
同时,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了解到,合肥市前端已建成4000余座分类投放点,配备(pèibèi)督导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居民定时(dìngshí)定点分类投放;中端改造12座垃圾(lājī)转运(zhuǎnyùn)站分类转运泊位,配备700余辆分类收运车辆,日均收运生活垃圾6000余吨;末端建成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达到9500吨/日、3座厨余(chúyú)垃圾资源化利用(lìyòng)项目(xiàngmù),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建设标准和运行水平处在全国前列,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2024年以来(yǐlái),合肥市新增建设投放点位125座,可回收(huíshōu)(huíshōu)物回收网点400余个,新增智能回收柜200余个,全市(quánshì)总数达1000余个,提高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近100吨,达到每月800吨左右。同时(tóngshí),新建分拣中心1个,在建3个,全市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分出量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摄影报道 通讯员 李家平 程婧 毛(máo)娴静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