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果然财经|投资者“盯”上法拍金条,捡漏还是风险?

体育正文 126 0

果然财经|投资者“盯”上法拍金条,捡漏还是风险?

果然财经|投资者“盯”上法拍金条,捡漏还是风险?

齐鲁晚报(qílǔwǎnbào)·齐鲁壹点记者 尹睿 6月12日10时04分,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法院在阿里拍卖平台上(shàng)拍卖的5块共150克(kè)金条落槌(luòchuí)成交。这场历经(lìjīng)21轮竞价的交易中,金条以124665元(yuán)(yuán)成交,折合单克约831元,较81165元的起拍价(单克 541.1元)溢价53.6%。而6月11日、12日上海黄金(huángjīn)交易所AU9999黄金收盘价分别为 775元/克、784元/克,成交价较12日市价高出6.0%,上演“起拍价低于市价、成交价反超”的戏剧性行情。 业内人士指出,当市场波动加剧时,法拍金条可能因投资者非理性竞价出现成交价高于(gāoyú)市场价的情况,同时(tóngshí)还需警惕标的真伪鉴定、物流交割等潜在风险(fēngxiǎn),建议投资者在参与前充分核查标的资质并(bìng)制定理性竞价策略。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货币政策波动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黄金避险属性持续升温(shēngwēn)。网络司法拍卖渠道(qúdào)的金条因起拍价常低于即时市价,成为投资者“试水”实物(shíwù)黄金的新选择。 具体案例中,6月4日(rì),在(zài)阿里拍卖平台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人民法院拍卖的(de)(de)200克(kè)金条,起拍价119,723.2元(约 598.6 元 / 克),显著低于当日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价格收盘价为(wèi)779.46元/克,引发297次竞价,延时26次。在一天(yītiān)后,也就是6月5日,最终以155,563.2 元(约777.81元 / 克)成交。而在不久前的5月26日,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中级(zhōngjí)人民法院拍卖的29.996克的龙凤呈祥金条,起拍价为14998元,每克约500元。“我从(cóng)今年3月开始参与法拍金条,现在手机里天天收到平台推送,身边好几个炒股(chǎogǔ)的朋友都跟着入了坑。”多次参与法拍的投资者(tóuzīzhě)张女士告诉记者,“6月5日那场200克金条拍卖我也参与了,凌晨1点还有人在出价,竞价记录刷得根本停不下来(tíngbùxiàlái)。” 有(yǒu)黄金分析师表示,法拍金条的吸引力在于(zàiyú)“价格锚点”。司法拍卖(pāimài)的起拍价通常基于评估价设定。当黄金价格短期上涨时,起拍价容易出现(chūxiàn)“倒挂”,给投资者留下“捡漏”的想象空间。但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投资者情绪容易被放大,需警惕非理性竞价。 有人赚差价,有人踩(cǎi)“坑” “我在去年年底以不到615元/克的价格拍到(pāidào)了(le)50克法拍金条,现在市场价格涨到(zhǎngdào)760元 / 克左右,扣除佣金(yòngjīn)以及服务费后(hòu)净赚将近6000元。”投资者周晓(化名)告诉(gàosù)记者,这笔交易让她尝到了甜头,但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如此幸运。“当时看着起拍价低,一冲动(chōngdòng)就跟着竞价,最后以760元/克拍下,后来发现当天市场价才701元/克。”上述张女士回忆起3月下旬的一次竞拍经历仍显无奈(wúnài)。她提供的竞价记录显示,该标的起拍价440元/克,因(yīn)多轮“白热化”竞价导致成交价飙升。“现在我给自己定了规矩:超过市场价5%就自动退出,不管多想买。”张女士说道。 记者查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多条关于“法拍(pāi)金条”的投诉。其中(qízhōng),一消费者在2025年3月于拍卖平台拍得一块50克金条,但拍卖方以“仓库盘点无法出库”为由,并未在约定(yuēdìng)时间内发货。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货不对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法院曾在网络拍卖平台上拍卖过涉及刑事案件(xíngshìànjiàn)的多块镍铬合金(héjīn)仿工艺品,每块起拍价为(wèi)1元,最终以32.66万元“天价”成交。但当一部分竞买者(jìngmǎizhě)(jìngmǎizhě)收到拍品后,却(què)纷纷要求退款。原来是(shì)因其工艺品上有“足金1000克财富金条”等字样,导致部分竞买者误以为购买的是黄金金条,而不是价格不足黄金的百分之一的镍铬合金。据了解,为防止竞买者误解,法院公告还特意标明是“镍铬合金”,但还是有竞买者不相信公告或没有仔细查看(chákàn)拍卖公告。 标有(biāoyǒu)“足金1000克财富金条”等字样的镍铬合金仿工艺品 “法拍金条是(shì)法院通过司法拍卖程序处置涉案财产的强制变现(biànxiàn)形式,属于合法黄金购买渠道,但需明确其特殊性。”上海段和段(济南)律师(lǜshī)事务所丁家珅律师向记者表示,由于法拍金条多(duō)为民事或刑事案件中查封(cháfēng)的涉案财物,而法院并非专业黄金鉴定(jiàndìng)机构,故无法完全(wánquán)保证标的的真伪与成色。实践中,法院对拍卖黄金仅承担程序合法性义务,即确保拍卖流程公平公正及黄金权属形式合法,而质量鉴定环节多依赖第三方机构。 丁律师强调,若拍卖公告已明确标注“不保证真伪”“标的物以现状为准”等(děng)条款(tiáokuǎn),且竞买人未申请实地(shídì)看样即参与(cānyù)竞拍,法院(fǎyuàn)将不承担质量瑕疵责任。但若法院在公告中明确承诺黄金质量与纯度,或内部已发现黄金为假却故意隐瞒,买家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guīdìng)》第三十一条申请撤销拍卖。“不过,买家需举证证明法院存在‘重大失实(shīshí)陈述’或未履行基本(jīběn)调查义务,这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举证难度极高。”丁律师表示,“建议投资者逐字研读拍卖公告,重点关注‘材质’‘成色’等关键信息,警惕‘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等免责(miǎnzé)条款,若允许看样,务必实地查验。” 上述张女士分享经验称,现在参与竞拍前会核查鉴定证书编号及检测机构资质,同时要求平台或拍卖人提供金条的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报告(bàogào);资深(zīshēn)投资者王先生则(zé)坚持“三不原则”:不碰无现场看样标的、不参拍公告描述(miáoshù)模糊标的、不追逐溢价超10%标的,“法律救济耗时耗力,不如(bùrú)竞拍前多做功课。” 新闻线索报料(bàoliào)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xiǎo)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果然财经|投资者“盯”上法拍金条,捡漏还是风险?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